主題
|
(新聞稿)教育由下而上開始改變,高中與大學為教育的未來而對話。迎向107課綱,高中教師期待大學考招非改不可! |
內容 |
教育由下而上開始改變,高中與大學為教育的未來而對話。 迎向107課綱,高中教師期待大學考招非改不可!
近日,十二年國教高中新課綱刻正陸續於各區舉辦公聽會,而與新課綱息息相關的考招連動議題也在社會上引起熱烈的討論。根據日前媒體報載,在一些場合中有多位家長當著教育部長面前,支持恢復過去的聯考制度。針對上述情況,本會表示:基於少子化,大學招生近年因搶學生而呈現諸多怪象,更影響到高中生的正常學習與高中校園管理,加上107學年度即將上路的高中新課綱等教育環境轉變,我國自民國91年實施以來的大學考招制度確有改善的必要。而面對未來,大學取才應該要以提高學生未來的競爭力為思考主軸,而非一味地只想再走回頭路,只想以傳統的考試智力分數做唯一的入學管道。
近年來由下而上的翻轉教育與創新多元的教育新理念,不斷衝擊高中端的教與學,但無論如何改變,多數人心目期待的都還是「考上一所好大學」;如同近日出版的天下教育特刊文章中的標題:「大學入學方式不變,一切白搭」;所以台大前校長李嗣涔也曾公開指出台大電機生沒想法,常計較名次與分數而缺乏思辨的能力,並極力主張入學時應考小論文。雖然107課綱強調多元開放,但唯有大學考招連動變革,才是高中新課綱實施成功可行的關鍵。大家應一起積極思考,什麼樣的考招制度才最符合未來發展與國際趨勢,並能影響高中課程的正向發展,可以培養出真正具有未來競爭力的人才。
在面對變動而多元的未來,社會有相當程度的共同認知是:實難再以過去的觀念,束縛住現在的學習,傳統的教學不足以帶領孩子們去面對他們的變動而多元的未來。但我國大學的入學制度,受少子化的影響,大家都想搶學生,而造成申請入學比例偏高並導致學習支離破碎。107課綱即將上路,特色是「降低必修、增加選修」、「適性揚才、多元發展」,可是設計課綱與負責考招制度決策的教授,在各科目幾乎都是兩套人馬,也各有堅持,形成高中教學現場奮力翻轉卻難竟其功,因為學生最後還是要去面對大學以學測及指考為主的升學考試。
值此時刻,本會強調大學與高中應積極大量正向對話,大學必須用心真實瞭解高中端的實際狀況與各高中面向未來的教育藍圖願景,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制訂出一個合情合理又公平的考招制度,使得我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性發展,特與台北市教育局合作,於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Y17)舉辦「高中新課綱與大學考招連動研討會」。在這場研討會中,教育部、國教院、大考中心、招聯會、高中校長、高中老師、家長、及關心教育的媒體朋友都齊聚一堂,大家各述己見,期待撞擊出教育的新火花。
|
相關附件一 | 下載「1209新聞稿.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