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發佈人:會務秘書/閻玉華 公告日期:100/1/13 點閱人數:1372
主題
(新聞稿)「面對霸凌、立法刻不容緩」記者會新聞稿
內容
敬請協助刊登
台北市教師會新聞稿 發稿日期:100年01月14日
新聞聯絡人:文宣部主任 江文隆 0935-020476 2596-0780*108
政策部主任 黃志宏 0912-215516 2596-0780*103
「面對霸凌、立法刻不容緩」記者會新聞稿
救救孩子,也救救老師!
校園霸凌事件頻傳,但學校與基層教師是否有足夠的「授權」及「工具」可以處理霸凌的問題?我們的校園出了什麼問題,為何霸凌的處理仍是治絲益棼?為瞭解基層教師對校園霸凌的看法,台北市教師會於元月4日至7日,針對台北市國小、國中、高中職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計發出問卷2250份,回收有效問卷1082份,(問卷內容及統計結果參閱附件)分析結果摘錄重點如下:
一、高達96%的基層教師同意:缺乏配套的「零體罰政策」,讓學生行為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二、高達92%的基層教師同意:應將教師管教權、行政處理程序及家長責任,正式於法令中明訂,以有效處理霸凌問題。
三、高達91%的基層教師同意:第一線教師處理學生管教時動輒得咎。
四、高達84%的基層教師同意:台灣校園霸凌問題非常嚴重。
五、高達75%的基層教師不同意:法規給予學校足夠的「授權」及「工具」,讓學校可以處理霸凌的問題。
六、高達72%的基層教師不同意:現行學校訓輔人力及資源足以應付各種的霸凌問題。
七、68%的基層教師同意:遇到學生管教問題時,能得到學校行政單位足夠的協助。值得注意的是,仍有22%的老師未能得到學校行政單位足夠的協助。
八、受訪基層教師認為學校無法有效處理霸凌問題的原因,依序為一、家庭教育功能失衡(94%)二、法令未授權(83%)三、教育當局與教育現場脫節(77%)。
九、受訪基層教師認為下列措施能有效解決當前校園霸凌問題,依序為一、家長管教責任法治化(88%)二、修法建立有效管教或懲戒機制(84%)三、增置專職訓輔人力(74%)。
本會認為,問卷調查結果適足以反映基層教師對學生行為問題的管教困境。面對校園中的霸凌問題,學校與教師有什麼管教工具可以制止霸凌者?
現今校園霸凌的各種案例,對於學生管教責任的分野時,我們常常聽到家長說:「這個孩子我教不好,讓學校來教」,家長把管教責任推給學校,對學校和老師又不夠信任,往往是第一線的老師要面對的。在管教權未釐清的現狀下,老師和學校訓輔人員有責無權,若學校欺上瞞下,或為了校譽息事寧人,那校園霸凌的個案就無法確實解決,先前有學校對嚴重霸凌事件隱匿不報,卻獲選為「品德教育績優學校」,更顯示了教育主管機關對學校的種種評鑑,只在乎紙上作業卻根本與教育現場脫節的官僚形式文化。
本會具體建議,解決校園霸凌,要有兩個方面的努力,一、增置校園的訓輔人力,並建立完善的後送機制。二、立法規範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對輔導管教的明確權責、程序及相關專任人力編制。
首先,目前校園內專業訓輔人力嚴重不足,學生發生嚴重衝突需由訓導處(學務處)處理,然而多數中小學只有一位教師兼任、部分減課的生教組長負責處理;後續個案輔導由輔導室負責,卻僅在25班以上之國小設置專任輔導教師一人(仍須授課6節),每位專任輔導教師平均負責800位以上學生。國中部分,每位專任輔導教師平均負責500位以上學生,卻仍須授課17節。
在校外轉介部分,台北市12個行政區只有24位社工;國中小駐區心理師只有20位分別在24個學校提供每週6小時之協助,一年約可輔導500∼800位學生。
試問,這樣的人力如何支應台北市共27萬學生(國小近17萬、國中約10萬)的需要?更遑論其他縣市?
其次,在96年2月教育部所提出的「學生輔導法」草案中,應明確訂定學校、教師、家長、對學生輔導管教的權利、義務與相關程序,並增加相關專業人力編制,以建立權責相符的輔導管教機制。
台北市教師會呼籲,應儘速研議修正訂定權責明確、資源到位的「學生輔導法」,方能有效處理霸凌問題,還給師生一個可以安心教育、學習的純淨校園。
相關附件一
下載「0113記者會新聞稿(文昌修改).doc」
相關附件二
下載「附件一:霸凌問卷內容及統計結果.doc」


回網站首頁   回此公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