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發佈人:總幹事/羅德水 公告日期:96/9/26 點閱人數:707
主題
迷航的教育政策(960923立報社論)
內容
迷航的教育政策

我們的教育政策愈來愈像一艘在風雨中迷航的船,更糟糕的是,船上又有很多「專家」和官僚在指揮,讓那些對這艘船最瞭解、也實際在操作的舵手不知所從。

這個月初的卓越大學校長會議上,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感嘆現在的學生功課太多,越來越沒有時間思考,諮議委員吳茂昆院士即建議減少大學畢業所規定的學分,並指出這是美國近年來的趨勢,有些大學已把畢業學分數降到100。會後,教育部長立刻表示,早已指示研議下修大學畢業學分。高教司長進一步表示要修改大學法施行細則,這項政策最快明年實施。

這幅景象大致可描繪出我國教育政策制訂的過程。幾位明星級的專家在某個會議上的發言,就可影響政策,勝過成千上萬在第一線工作的教師寫文章或上街頭吶喊。不用經過公聽會,不用尊重教授治校或教師專業自主權的教育原則,就可逕自宣布實施。已經有許多配合度高的大學校長,一開學就要求各系研擬辦法,將大學生畢業學分下修到100。

不知道做為科學家的吳院士,是否可以提出證據,來證明美國有把大學畢業學分降低到100的趨勢?只要上網就可以查到,吳院士所教過的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對今年大學新生的要求,最低120個學分才能畢業。再看國內這些專家所稱道的史丹佛大學,甚至要180個學分。幾乎大部分的大學都還維持120個學分以上。此外,美國許多大學科系還另外提供榮譽課程(Honors Program),這又要再加上2、30個學分。

如果我們再看看這些先進國家的大學新生,他們在高中階段已接受強調思辯、批判、和獨立研究的教育,而我們的高中生還在準備強調標準化答案的學測和指考。在這麼強烈的對比之下,這些學術明星和教育部高官,是否還說得出「台灣的大學生是因為學分太多而沒有時間思考」這樣的話來?我們的中等教育已經不讓學生獨立研究、找尋答案,難道我們的大學不應該多開一些思想、文化的課來教導他們如何思考?

事實上,大學生不會思考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我們的高等教育愈來愈像職業訓練學校。學生要花很多時間去修有助於就業的學程和第二主修。教育部在進行系所評鑑的時候,也會要求各系所多開實用的課程。大學要成立新的系所,常常冠上「應用」兩個字以爭取核准。有某國立大學應用英語系要申請成立研究所,因為多開了幾門文學史和文化研究的課,就被評鑑委員批評為不務實,不給通過。這種背離高等教育精神的荒謬案例不勝枚舉。

我們的教育已經到了需要脫胎換骨的地步。李遠哲10年前在教改諮議書裡還特別強調教師專業自主權的重要性,要讓台灣的教育脫胎換骨,就應該讓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自主權,否則在這麼多「專家」和各級行政官員的干擾下,台灣的教育這艘迷航的船,不只是會原地打轉,還可能會沈沒。


回網站首頁   回此公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