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發佈人:政策部主任/黃志宏 公告日期:96/3/8 點閱人數:1035
主題
落實12年國教 資源必須全到位--轉自立報
內容
立報報導【記者胡慕情專訪】
12年國教公聽會中,各方意見滿天飛。然而不僅教育部政策朝令夕改、亂七八糟,連「明星校長」與憂心的家長也迷迷糊糊。

全國教師會總幹事羅德水表示,任何導引國中教學正常化的政策,社會都會支持。「但配套應該更神聖。」他認為現今政策的問題,卡在社會整體價值觀仍未調整。

羅德水指出,國中升高中的環節,是影響後期中等教育發展的重要關鍵,12年國教要達到的目的,即是回到解決國中不正常的升學競爭,延後分流,讓孩子在年紀較成熟時,可做出較符合自我需求的決策。

從這點看,很難想像教育部的計畫為何仍有明星高中存在的設計。羅德水說,支持教改的人認為要實施全面社區高中,教部目前政策,他不滿意但能理解,「畢竟這問題要改,家長扮演重要角色。」

他指出,家長對明星高中趨之若鶩,在於明星高中代表進入好大學的比例較高。「但這是表面,我們應該解構!」羅德水說,每年明星大學招生,若以1萬名學生計算,並非全集中在明星高中內,「家長不用背負這樣的壓力。」 

以現在政策的進行方向來看,將導致許多家長急於遷戶口,「不過3、5年,明星高中一定要破功!」因為所謂的明星高中不再是集合「好學生」,而是靠隨機抽取那些遷戶口的家長。

羅德水表示,價值先釐清,政策才可能認真討論與執行。「社會進步是漸進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不要期待一個政策解決全部的問題。」他指出,教育問題中的升學主義、競爭迷思,都是因為牽涉太多傳統文化,價值觀若未調整,多元社會是做不到的。

羅德水說,這幾年傑出的運動員,都不是傳統定義中的成功,「如果孩子有這種性向,家長就不應逼迫孩子往單一資優發展。」他認為只有家長真正抱持這種觀念時,政策才會水到渠成。

他認為包括建中、北一等明星高中校長捍衛的菁英教育,都是古典教育哲學,跟多元民主相違背。羅德水表示,當多元資優的概念真正落實,加上教育部思考、獎勵增加學生就讀社區高中誘因,才可能達到適性發展的理想。

全教會很久前即提出「繁星計畫」,但教育部並沒有落實,門檻高、名額少,根本無法吸引學生和家長留在原有學區就讀。之前全教會曾比較過,2位都住宜蘭的學生,一位到建中就讀、一位念宜蘭高中,3年後的學測成績並沒有什麼差異,顯示在師資已達平均、資源平均分配的學校裡,學生若具備智育資優,並不因就讀學校是否「明星」而有所損益。羅德水希望教部審慎規劃,應有一段過渡期,等所有資源全部到位,再談12年國教,才有落實可能。



回網站首頁   回此公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