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發佈人:政策部主任/黃志宏 公告日期:96/1/22 點閱人數:1744
主題
2006年十大重大教育新聞解讀報告
內容
2006年十大重大教育新聞
解讀報告





主辦單位: 臺北市教師會、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台灣立報社、高雄社區大學促進會、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台北市高中、高職家長會聯合會及教育公共化連線、中學生權利促進會
時間: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地點:立法院請願接待室

新聞標題:0129啟動系所教學評鑑 迎向優質高等教育
評論人:教育公共化連線
新聞概述:
教育部及國內153所大學所共同捐助成立之「高等教育評鑑中心」,開春後第一炮教育部責成評鑑中心展開系所教學評鑑緊鑼密鼓之前置作業,預定於今(95)年2月中旬完成整體規劃,2月下旬辦理學校說明會,4月至10月由學校辦理系所自評,10月至12月展開每校4天之實地訪視活動,此次評鑑結果將直接結合系所退場機制。

新聞評論
臺灣這幾年的教育經費補助都以效率、效能與卓越為核心價值。政府為了接軌世界,解決長期以來的外交窘境,嘗試以學術的頂尖形象爭取世界舞台的發聲管道及機會。臺灣教育改革主軸似乎忘記了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斷地以評鑑的機制管控學校機構的績效責任與卓越發展,以表象式的作為突顯國家政府對於教育投資的重視與品質的改善。其實,學生對於學習歷程的主觀感受與未來的發展才是教育當局應該重視的。在英美的學術競賽中,臺灣為積極爭取打入世界的舞台,不惜投入大筆的教育經費提升重點大學的競爭力,老師和學生變成製造出一流大學的奴隸,這是臺灣的教育理想嗎?進入世界百大之後,臺灣學生的整體素質有明顯的改善嗎?教育品質有顯著的提升嗎?學生面對就業的問題有解決嗎?還是只是政府拿來當作選舉操弄愚弄百姓的成績單!或是成就另一種形式的精英主義,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
追求卓越是誰卓越?為什麼國家政府有權力要求學校及教師去成就國家進入百大的目標,而卻無力照顧學校中弱勢學生的需求(學費議題、教育資源貧乏、城鄉差距的擴大等)。這些拿到補助的學校似乎每天都對於評鑑結果憂心匆匆,因為結果會影響下年度的補助款,卻忽視了高等教育中學生的未來發展及學術發展的本質,這種現象彰顯的一句名言:評鑑不是為了改善教育環境,而是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甚於他人。也有人譏笑:大學評鑑是將大學的地位越『評』越『賤』。在這樣的競技場中,教育對於卓越的追求表現出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霸權,許多學校必須要在這樣的賽局中被淘汰,這些學校學生的權利有誰關心過,難道是這些學生活該選錯學校嗎?更不諱言的說,追求頂尖大學及教學卓越計畫只是達爾文式的學術遊戲,而參與這樣遊戲的人只是少數的精英教授與學生,多數的學生還是必須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而更加的憂惶。
教育當局應思考追求整體教育品質的提升,不是跟著西方的遊戲規則跑,而是反過來關心與聆聽基層教育的聲音,學生需要什麼?老師需要哪些協助?教育不是富人的權利,更不是少數決策者的意識形態,而是所有學生可以接受等質等量的教育機會與教育資源,這才利於國家整體的發展與優質社會的建構。各位讀者請別再被頂尖大學的迷失弱化了我們對於教育的美麗願景與師生間的情誼,讓教育回歸到最自然的本質,教育不是要求人人都要頂尖與卓越,而應是讓每個人在受教的歷程中體會自我存在的價值,並找到貢獻國家社會的有利位置。
新聞標題:0222 95年基測加考作文 96年起採計
評論人: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
新聞概述:
報考學生超過卅萬人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加考作文終於定案,教育部宣布九十五學年試辦,九十六學年起列入正式考科。為減少社會成本,作文預定與國中基測同時辦理,但不排除在國三學期中或寒假適當時段舉行。

新聞評論:
二月份教育部長杜正勝明確表示,國中基測加考作文並計分是既定政策,95年確定加考,96年開始採計分數,計分方式將再研議;八月中教育部則宣布,96起基測作文將與各科一致「一年兩試」。
為了挽救學生日益低落的寫作能力,教育部長杜正勝力排眾議宣布國中基測加考作文,接著更要將作文列入評分標準;誠如杜部長所說的,作文不僅是訓練學生寫作,更重要的是綜合能力,表達個人想法、思想、邏輯與思辨的能力,寫作僅是表面。但是,加考作文就能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嗎?學生的思考與表達能力應來自他對於環境的觀察和感受,然而現今以升學為導向的教育環境和教學方式,僵化而貧乏的校園生活,學生應付作業、考試、補習(現在還要多補一科作文了)等等就焦頭爛額了,哪還有什麼時間觀察感受,如何可能培養出好的表達與思考?
無獨有偶,大學指考也擬加考公民與社會,而一堆大學教授也都支持,台大校長李嗣涔甚至說加考有助於學生的思考訓練。雖然教育部表示公民與社會是「社會科學教育而非道德情意教育」,且希望「增進並確保學生一定的社會科學涵養及公民素養,改善以往高中偏重智育教育,忽視公民與社會教育之缺失」,公民素養與社會科學涵養固然重要,但這些內涵或許不是用考試就能夠檢測得出來的,如果大考加考公民與社會,除了防止某些惡質的學校不考就不排課、不聘老師之外,恐怕只是徒增學生負擔、讓補習班大發利市而已;杜部長還說,現在很多成年人法治觀念不清楚,年輕人更是犯法都不自知,絕對有必要加強法律等社科知識,諷刺的是,我們的校園環境又是最欠缺法治的場所,例如校規裡還保留著概括性的落伍規定、種種人治的管理方式,或者變相地能力分班、上第八節、用參考書等等,真是最壞的示範!法治不應只是教導學生飆車吸毒等恐嚇的法律條文,在加考公民與社會之前,或許應該先檢討這理論與現實的矛盾。
從國中基測加考作文到大學指考加考公民,教育部一再祭出「考試」做為
解決學生某方面能力低落、學習成就不佳的辦法,然而真的能達到效果嗎?公民與社會科的師資甚至於還不足額!是否應該從教材、教法與師資方面著手,來進行更全面而根本的改善?但是這需要投入的資源或許比考試多太多了,教育部當然寧願用比較「便宜」的方法!


新聞標題:0310原住民升學優惠加考族語
評論人:台灣立報
新聞概述:
教育部宣布,部長杜正勝與行政院原民會主任委員瓦歷斯•貝林研商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獲得共識,自96學年度起,取得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的原住民學生,升學考試將可享有35%的加分優待。未來原住民學生參加高中職、大專校院升學考試,都將享有這項優待。

新聞評論:
「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2006年大幅度的修正,法規中規定,原住民學生通過族語及文化能力証明考試,即可享比過去加總分25%再多10%的加分優惠。這項措施美其名是謂「鼓勵性措施」,實際上卻使原住民教育問題被遮掩,延遲問題的解決。
政府對原住民學生升學提供優惠措施,主要是為原住民學生長期以來教育資源缺乏,為使其得到在平等條件下應有之利益,也希望透過此一手段,增加原住民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
行政院原民會以「鼓勵」代替「懲罰」,鼓勵原民學生如果通過族語及文化能力証明考試,可享加總分35%,如未通過,則仍享有加總分25%的優惠。鼓勵學生學習族語,達到族語傳承的目的,立意雖佳,其實未必對原住民學生甚至原住民社會未來發展有利。誠如立委曾華德、林正二所憂心的,大家為了享有加分,拼命學母語,最後反而課業無法兼顧,這樣對我們的後代子孫的發展是否有益?
最近幾年,原住民學生基測成績低於100分的情形普遍,主要的問題在於原住民地區學校教育資源仍然缺乏,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原住民學生在課業的學習上需要投入財力、人力加強輔導,只是這個問題已經因為原民會高舉「語言文化傳承」而失焦了,也會使得問題的解決延遲。
原住民學生升學考試,因通過語言及文化能力証明而加分35%,可能入學的機會更高了,但是,入學後,難題才真正來了,屆時,誰來幫他們面對課業競爭的壓力和成績不佳的「污名」?
語言文化的傳承不是學生的責任,大人們莫把責任全推給下一代承擔。









新聞標題:0311北縣小一落實每班30人小班制
評論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新聞概述:
2006年3月10日台北縣政府宣布,從95學年度起,台北縣小學一年級每班人數由35人調降為30人,逐步朝向落實小班制的理想。此舉除了在實現小班教學的精緻國民教育發展目標外,另一重要的原因是因應少子化後學校入學人數減少所引發的教師超額問題。少子化導致人口結構的變化對於台灣教育的衝擊今後將會愈來愈嚴重,已經是一個全民必須正視的議題。

新聞評論:
因應少子化所帶來的衝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門目前都在想方設法提出解決方案。95學年教育部規定的小學編班人數是每班35人,96學年度調降為32人,並逐年遞減,預計99學年度小一每班編制人數將降至29人。這些調整都是配合因應少子化對於國小入學學童人數減少的衝擊,也在解決學生入學人數減少所造成的教師超額問題。教育是百年大計,人口結構的變化是影響教育發展重要因素,目前國小入學人數銳減的問題,六年後將會逐步延伸至國中以上各階段,政府應該儘早未雨綢繆,提出整套完整的因應方案。
少子化衝擊、教師超額問題的解決與精緻國教的落實等都涉及到教育資源的投入與分配問題,如果政府不願投入更多的預算在教育上,則只有財政條件較為充裕的縣市能夠實現精緻國教。例如台北縣市早已走在教育部之前,台北縣已從95學年度將小一人數調降至30人,台北市更早就實施每班30人的編制,並計畫在99學年度將每班編制人數降至25人。但當部分縣市開始調降每班學生編制人數實現小班精緻教學的目標時,許多農業縣市卻因為教育經費不足,因此地方政府開始動起裁併小校的念頭,根據統計,目前全台有350所國小學生人數未達百人,在許多縣市長看來,這些不滿百人的小校不符「經濟效益」,因此成為裁併的首要目標。這些裁併的小校大多位於偏遠地區,因此裁併小校對於弱勢學生的學習將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當我們在追求小班精緻教育的目標時,許多偏遠地區的兒童似乎卻正進入
「窮先窮教育,苦先苦孩子」的時代?










評論人:臺北市教師會

新聞評論:
雖然中央與部分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已分別承諾,將配合少子化調降每班班級學生人數,然而,我們也應看到,有更多的縣市政府卻反其道而行,隨著學齡人口的減少,磨刀霍霍準備整併偏遠小校。
其實,教育部早在二年前就已著手研擬所謂「國民中小學學校最適規模與轉型策略」,並且提出:國中規模在三百人以下、國小在一百人以下,均屬所謂不符經濟規模的學校,分三階段推動小校整併的建議。
作為一個教師專業團體或團結組織,教師會無可選擇必須反對此種由優勢階級所鼓吹的新自由主義教育政策。我們以為,不能以經濟利益看待教育問題,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國民義務教育問題,辦教育不等於做買賣,學校既非工廠也不是營利事業單位,不應以經濟規模來衡量學校辦學績效或教育目的,並以此做為是否整併的依據。
事實上,裁併小校甚至有違憲之虞,憲法第163條明訂,「國家應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並推行社會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文化水準,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教育基本法第5條亦規定,「各級政府應寬列教育經費,並合理分配及運用教育資源。對偏遠及特殊地區之教育,應優先予以補助。」足見扶助弱勢地區之教育發展係憲法與教育基本法之精神。
因此,依憲法與教育基本法之立法精神,這些位處南投、花東、離島的偏選小校,不僅不應整併,中央反而應該投入更多的經費與資源才是。
再說,許多小校位處原住民部落,學校的存在不只負有教育功能,更與部落緊密結合,甚至成為傳承原住民文化的重要場所,豈可輕言整併?我們以為,偏遠地區國教的問題很多,教育部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引進優秀師資與多元文化刺激,以保障弱勢地區學生受教權益,而非任憑國教商品化。













新聞標題:0427國中小教科書教導孩子們 歧視自己辛苦勞動的父母親!
評論人:勞動者家長聯盟
新聞概述: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例如:有人喜歡當廚師,有人喜歡當工人,有人喜歡當工程師,有人喜歡當醫生。」這是小學三年級教科書中的一段文字。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召開記者會指出,醫師、工程師、廚師,工人,只要是受薪階級,都應稱為勞工,教科書中將這些職業劃分,存有階級意識,應該改變。他們要求在教科書審議委員會中,納入勞工代表,並通盤檢討教科書。

新聞評論:
對外籍配偶的定義為:「夫妻其中一人不是本國人,可能會因為彼此間的文化差異,產生社會適應和子女教養的問題」。甜蜜的家庭」,課文附上小家庭(爸爸、媽媽、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和折衷家庭和樂融融的彩色照片。將單親家庭、外籍配偶當成問題家庭。
發展的機會只有鄉民辛勤努力,勇於接受新技術、新觀念,才能創造家鄉的富庶繁榮。「就業之初,工作得到的報酬,不一定符合自己的希望。只要努力認真,不斷從工作中培養能力,累積經驗,使工作表現日益卓越,地位和報酬自然跟著提升。」忽略城鄉差距背後的結構和政策因素。而失業問題歸咎於個別失業勞工,意謂失業是來自於勞工自己訓練不夠。還教導學生用創業來解決失業問題,根本本末倒置。
學生未來在就業市場上如何自保,以「職業倫理」等理由,強調勞工應努力工作,服從雇主。將勞工之苦視為個別勞工「好高騖遠」、「做一行、怨一行」,完全將勞工在不公平結構處境下之困境,簡化及抹黑為個人人格問題,對勞工極度不公平。強調勞工應自我充實,以免遭資方淘汰,是將失業問題簡化成個人問題,對勞工嚴重歧視。
工人發動罷工之論述,更語帶否定,不但抹黑工人反抗資本家之行動乃是受共產黨煽動,更意指因工人罷工造成社會局勢混亂,對資本家因剝削勞工或關廠、倒閉引起罷工、抗議隻字未提。
現行版本的國中與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也就是說每一個中小學生都必須讀。內容好像都正確吧?那裡面隱藏著嚴重錯誤,教導孩子們瞧不起父母親的,而我們所尊敬的學校與教師,在培養未來主人翁的聖堂上,拿著似是而非的教科書課文,「教壞囡仔大小」。究竟社會科教科書中隱藏著多少謬誤與偏見。
經由勞家盟對國中小九個年級三種版本社會科教材的檢視,我們發現這些
教科書裡充斥著中上階級的意識和價值觀,中下階級的價值觀和生活形態受到漠視;工人為了在資本主義體制裡爭公平、尊嚴的工會,則輕描淡寫帶過;對那些因產業外移而失業的勞工,則以資本主義國家所信奉的「比較利益」簡單說明,並且還很可笑的要這些失業勞工自行創業。工人發動罷工之論述,語帶否定,不但抹黑工人反抗資本家之行動乃是受共產黨煽動,更意指法西斯極權統治的出現是因工人罷工造成社會局勢混亂而成。
新聞標題:0502繳不出千元代辦費,五萬名學生面臨失學困境
評論人:臺北市教師會
新聞概述:
教育部統計,全臺灣超過五萬四千名家境貧困的國中小學生,繳不出一學期一千多元的代收代辦費,因而面臨無法上學的困境。教育部長杜正勝表示,教育部將從學產基金提撥三千七百萬元,同時結合企業教育認養方案,協助這些貧窮學生能繼續上學。

新聞評論:
教育是窮人翻身的唯一機會,但曾幾何時,台灣的窮人已經窮到沒錢上學,更別說翻身了!從台灣對外的慷慨大方、豪華排場,實在很難相信,看似多金的台灣,竟然有這麼多的學生念不起中小學!嚴重的貧富差距,正透過這五萬名學生,控訴號稱經濟奇蹟的台灣。
到底是什麼樣的經濟狀況,會讓向來把孩子教育擺第一的台灣家長,連湊出這一千元來都有困難?有多少的眼淚心酸,正在這些孩子們的家裡流淌?是否有一些絕望的瘋狂,正在家中醞釀?他們需要的,絕非僅僅一千元補助款!然而,在教育部表示願意補助之後,這個訊息就迅速消失在所有版面之上,彷彿政府、社會已完成了所有任務!至於他們後來到底怎麼樣?有沒有錢吃早餐、午餐?有了千元補助後,這些孩子有沒有比較幸福、比較美滿?有沒有感恩滿滿?這個社會卻不再給我們任何答案。也許比起幾百億的掏空案,一千元和三千多萬似乎卑微得不值一談;相對於Tiffany的耀眼光芒,窮小孩的希望之光是那麼黯淡!
揆諸這幾年的台灣教育,從廢除高職、夜校,到裁併偏遠小校,坐視學店化學費壟斷、資優班濫設及引領填鴨補習風潮…,無不充斥著教育商品化的「排窮」色彩。國家教育難道不是為了營造一個公平的機會,讓人民有擺脫貧窮希望而存在的嗎?但在現今體制下,有錢補習、請家教,可以花錢培養能力的家庭,孩子比較容易擠入明星高中,再進公立大學。到最後,窮人反而只能念昂貴的私立學校。當孩子的教育,成為貧窮家庭的憂鬱 ;當孩子的學費,沾上了媽媽的眼淚;當弱勢孩子不再有翻身之路 ,當貧窮被一代一代的複製 !於是在教育的第一現場,我們清楚看到了,錯誤的教育政策畫出了一個台灣的兩個極端,一邊是富裕的島嶼,一邊是貧窮的海洋;一邊是欣欣向榮,一邊是無盡黑暗。
據統計,過去6年自殺人數是『921地震』死亡人數的7倍,貧窮失業正是主因,父母攜子自殺事件也從一年1件攀升到一年最高38件!究竟是怎麼樣的社會、是什麼樣的絕望,讓他們連未來都不抱任何希望,以致不忍孩子在世接受生存的磨難?我們應該慚愧,教育沒有為他們帶來一絲光芒!當台灣貧富差距拉大的同時,現行教育體制,不僅喪失讓窮人翻身功能,甚至還雪上加霜,縱容金權侵蝕貧窮小孩的公平受教權,任其淪為政策上的教育弱勢!面對這五萬四千名學生的苦難,我們衷心期盼,教育部所做的,不只那三千多萬!把落後者拉上去,讓他們公平受教育,才是當務之急。
新聞標題:0513中彰投舉辦資優班考試
評論人: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新聞概述:
95年5月中部四縣市:台中市、台中縣、南投縣、彰化縣擬於95學年度
廣設資優班並採取聯合考試、統一分發,儼如小型聯考,造成小六生補習資優班之「升學」壓力畸型現象。常態編班政策下,特殊教育的資優生的鑑定輔導流程來落實的窘境畢現。地方與中央各持己見下,全教會與地方教師會出面揭露,並堅持應回歸特教法依鑑定輔導委員會之法定流程,以維資優教育之精神。最後教育部召開資優教育研討會,地方也回到鑑輔程序進行鑑定及安置。

新聞評論:
教育面對的法制及專業常受現實升學主義挑戰,此事件乃常態編班下,
公立國中為求爭取所謂「好學生」就讀而衍生的校校有資優班的怪現象,教
育局更在家長需求下,辦理「小聯考」似的統一考試、統一分發。特殊教育法中,資優學生之鑑定應經鑑定輔導委員會,進行流程訂定,且應採多元評量鑑定,而非紙筆測驗,且應親近安置而非填志願表,然在常態編班的監督下學校走巧門,設置資優班、才藝班之數量逐年攀昇,卻只是假借進行集中教學,以達升學之目的,忽略真正的鑑定資優教育及才藝教育,多數縣市消極處理「假資優班」之成立,也是事實,常態編班成為口號。
此事件過程中有教授堅持專業,也有教授為地方政策背書,形成強烈對比,幸而在教育部堅持,教師會積極參與過程中,得以力挽狂瀾,台中市市長也做善意回應,而能回到資優教育的專業堅持,同時也促成了資優教育研討的總檢討,召開特教相關法規修法如下:
1.國民教育階段資賦優異教育班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以分散式資源班為限。
2.一般智能部分鑑定標準:個別智力評量得分在平均數正兩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九十七以上,……
3.學術性向優異部份鑑定標準為下列各款規定之一:某領域學術性向或成就測驗得分再平均數正二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九十七以上,且經……(其他詳見教育部公佈資料)
台灣專業被御用,以致於對政策時,專業被忽視或專業沈默,已是台灣的危機,教育上亦然,此事件盼能喚起教育界的省思,應以遵守法制及捍衛教育專業自許,國民教育在地方制度法上為地方自治項目,易受地方民粹,現實升學所扭曲,實賴各階層之專業從業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局能堅守專業崗位,並依法令進行資優教育,實行常態編班,照顧好每一位學生,方是國民教育之體現。


新聞標題:1202大專院校學雜費再喊漲!各校明年都擬調漲學費,漲幅最低2.4%,最高達10%
評論人:臺北市高中學生家長聯合會
新聞概述:
大專院校學雜費再喊漲!各校明年都擬調漲學費,漲幅最低2.4%,最高達10%;若以公立大學每學期學雜費四萬元、私立大學七萬元計算,明年最高將分別增加四千元及七千元。

新聞評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整體風潮的侵蝕與影響,調高大學院校學費的雛體隱然成形。惟諸多社會關懷團體都以嚴謹的態度咸認時機欠妥並向教育部提出陳情,期冀教育主管單位全面關切與重視此問題。更有大專院校學生運用集會遊行的方式進行強力的抗爭,甚至表達激烈的言行,觸犯相關法律規範,藉以突顯前揭問題的不合理性。教育部確應秉持既定的行政準則,戮力以赴,俾以達成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價值體系與理念,符合全民的期待與願景。
反對調漲緣由說明:
一、 從社會經濟取向而言:近年來國家整體經濟成長處於衰退的局勢,民眾普遍經濟欠佳,國計民生水準亦呈現相對性下滑狀況。諸多學生面臨經濟沉重負擔,需要藉助「助學貸款」的輔佐方能順利就學。在此前提下,各大學院校不顧民生疾苦、不能共體時艱,毅然調高學費實屬不當之舉措。
二、 從教育品質取向而言:各大專院校提出調漲學費的緣由,皆稱藉以提高教育品質,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成效。惟依據本市高中學生家長聯合會多年來的觀察,各大學院校皆以教育品質的提升為藉口,達成其調漲學費的實質目的,亦即即使調高學費,各大專院校亦無法保證其教育品質的增進。
三、 從行政管理取向而言:行政管理的基本理念乃合理行使資源統整與分配的效能,各大專院校調漲學費乃需接受教育主管單位的監督與管理,教育主管單位無法推卸其應行肩負的職責。進一步而言教育部此時更應強力監督與檢核各大專院校經費運用的合理性與合法性,俾使教育經費達成最佳運用效益。
學費高低深切影響學校之實質發展,惟對於全民的影響更為至深且鉅。在此誠摯呼籲教育主管單位,應絕對秉持嚴謹且負責的態度,處理攸關全民權益的高等教育調漲學費事宜,庶幾達成前揭論述公平與正義的社會準則。





評論人:教育公共化連線

新聞評論:
2006年底,大學調漲學雜費的號角再次響起,教育部及各大學校長理直氣壯地表示「為了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臺灣高等教育必須追求卓越、快速提升競爭力、擠身世界百大名校,臺灣才能永續發展…」。事實上,這十多年來臺灣的大學院校總數已暴增近170大關,高等教育已經「普及化」,放寬了入學門檻也降低了學生的平均素質,數量供過於求的學校更稀釋了教育經費,那麼「錢」要從哪裡來?
由官方所主導,一場又一場的座談、討論會,抬出「臺灣的大學學費比較便宜」、「使用者付費」、「有錢未必辦得好教育、沒錢則一定辦不好」、「不要輸給對岸」等說詞,就這樣不顧社會各界質疑的聲浪,執意向學生及家長伸手討錢,但是對於「校務營運經費透明化」、「如何監督經費作有效運用」、「研擬助學貸款以外的收費方式」等「對現行學費政策的檢討」遲遲未表現妥善處理的誠意,難道這就是德高望重的校長們該有的態度?學校儼然成為追求利潤與績效導向的「產業」,歡迎有財力做個人投資的人光顧,有能力卻沒財力的人呢?很抱歉,學校可不做賠本生意!---這就是「教育商品化」。教育是一國國力的基礎,當教育都被出賣了,還有什麼真正的教育品質與「卓越」可言?
現實是,政府編列的教育經費是一年不如一年,加上WTO對於教育體制運作的制約,所謂的「大學自主」只是讓政府應有的角色與責任退位,放任校方以各種不公開、不透明的手段運作校務基金,而學費是其最容易確保的財源;如果教育經費不來自政府而是學生,學費的調漲將永無停止的一天,「競爭力」終將成為窮人的夢魘與貴族學生的特權!
















新聞標題:1213立院三讀教育基本法 校園零體罰
評論人:台北市教師會
新聞概述:
立法院於12月12日三讀通過「教育基本法第8條及第15條條文修正案」,明定國家應保障學生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校園零體罰」條款公告生效後,台灣成為世界第108個禁止校園體罰的國家。

新聞評論:
在媒體大篇幅報導下,近年來,有關校園體罰事件,確實屢屢成為社會關注焦點,要求落實零體罰的呼聲不曾間斷,為了回應這樣的民意,立法院乃於95年12月12日三讀通過「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將零體罰入法。
雖然有不少教改團體與家長認為,「零體罰入法」是保障學生人權的具體作法,不過,我們以為,徒法不足以自行,欲落實零體罰,仍有待各界共同努力。
首先,教育部應儘速對體罰做出明確定義:按教育基本法之規定,所謂「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係一不確定法律概念,條文並未對何謂體罰做出明確定義,然而依教師法第17條之規定,教師又有「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之義務,以此觀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若無法釐清何者為體罰,何者為適法的管教方式,或恐將增加學校與教師管教學生時之困擾。
其次,教師應提升專業知能:雖然部分媒體每每刻意渲染體罰事件,不過,有必要指出的是,隨著威權體制的崩解與民主化,目前仍以體罰方式管教學生的老師比例極低。即便如此,我們也同意,所有教育人員應多方充實諮輔知能,並以更為專業的方式管教學生。
再者,家長應導正價值觀:體罰在台灣有其特殊之結構因素,從每當有校園體罰事件見諸報導,總會有家長聯名為老師陳情背書,甚至出具所謂「體罰同意書」以為憑證,可見一斑。我們呼籲,親師都應體認,關於孩子,親師是長遠的伙伴關係,為了維護學生受教權,親師之間應以孩子為中心進行理性溝通,並且共同找出對孩子最為有效的管教方式。
最後,行政部門應做教師的後盾:我們主張,落實零體罰不僅是教師單方的責任,教師有管教義務,國家更有其支援的責任。在完成零體罰入法之後,立法院應進一步修正國民教育法,比照「高級中學法」與「職業學校法」之標準,增置國中小專任輔導教師,以減輕國中小教師沈重的教學與輔管學生壓力。





評論人: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

新聞評論:
今年底立法院終於三讀通過「教育基本法第8條及第15條條文修正案」,明定國家應保障學生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校園零體罰」條款公告生效後,台灣成為世界第108個禁止校園體罰的國家,這是在校園人權上的一大進展,不但彰顯了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同時明確規範國家的責任。
「零體罰」是許多民間團體推動多年的目標,在過程中不斷引起社會上兩極的意見,特別是「體罰」的定義為何、與「處罰」之間有何差異等等更是爭議不斷,也有不少人認為老師不能體罰就沒辦法「管教」學生的偏差行為了,因此,法條的通過恐怕還無法真正禁絕校園內體罰或者不當管教行為的發生,甚至於,在立法院通過零體罰的那天早上,就有一名花蓮的小學生被老師打得屁股開花、慘不忍睹,光靠法律不能解決問題,但是立法確實是一個好的開始,可以使教師們開始思考如何使用更專業而友善的方式來教育學生,也促使社會往更尊重人權和理性的方向進步。
另外,本年度的重要學生人權新聞還有:0731國中小新生 操行成績取消以及1107北市開先例 國中小申訴會增學生代表。實施了數十年的國中小操行成績將逐步廢除,改由以陳述正面具體事實的「日常生活表現檢核表」代替;而台北市的國中小申訴委員會中則必須有學生代表,即使是小學生也可以依法成為申訴會委員。跟零體罰政策一樣,取消操行成績的評量也是受到許多家長和校長老師們的質疑,憂心可能因此失去了一項管教工具,將學生的操行簡化為分數其實是偷懶而荒謬的作法,根本無法貼切而真實的表達出學生的行為表現,而人的行為也不能夠只是靠外在規範來約束,應該創造使行為主體---學生,願意實踐和主動追求合宜行為的內在動機,並且給予相對的信任、尊重和表達的機會,在國中小申訴會中加入學生代表的席次,也是此一價值的展現。










新聞標題:1222北北基決定97年一綱一本 100年自辦基測
評論人: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
新聞概述:
台北市長郝龍斌在去年年底競選市長時提出廢除一綱多本,改採一綱一本的政見。郝龍斌先生同時更聯合台北縣和基隆市,預計在2010年自行舉辦基測。今年的一月七日郝龍斌市長對媒體表示,由於教科書的遴選作業來不及在五月完成,因此一綱一本延到明年九月實施,北北基聯合自辦基測也延到2011年,他有把握不跳票。

新聞評論:
郝龍斌市長這個政策顯示他並不明白國民義務教育的目的,這個政策不僅扼殺多年來台灣社會在教育改革上的努力,剝奪老師在教育上的專業自主權,也無法解決他所面對的升學壓力和補習的問題,反而可能更加惡質化評量學生基本能力的管道。因此,我們把這項政策宣示選為年度重大教育新聞。
國民義務教育是在為社會培養有基本智能、有創造力、對社會有責任感的未來公民。由於台灣早期處在威權統治之下,教育被用來做為複製統治者意識型態的工具,全國同一年級學生唸的是同一本經由政府統一編撰的教科書,並且不被鼓勵去提出和教科書內容不同調的想法,政府最後再藉由考試來檢驗學生熟悉和接受教科書內容的程度。教師在教育中的角色是傳輸教科書的內容,並且強迫學生去背誦,以便考試能拿高分。努力去背誦的學生考高分,不喜歡背誦或喜歡有自己想法的學生則考低分,出題老師為了避免每年的考題重複,題目出得愈來愈細、愈刁鑽,準備考試的參考書也就愈來愈多,愈來愈厚。
教改中的一綱多本、多元入學評量就是要來解決上述教育病態的方式,同時主張提升老師的專業自主能力,鼓勵老師依據學校為本位和班級為本位的教育理念來編寫教材,以便讓學生能夠適性學習,並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創造思考的能力。老師依據個別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進度來進行評量,讓每位學生清楚知道自己在學習上的優缺點,並且逐步累積自己的學習成果。老師不再是官方意識形態的輸送者,而是幫助學生習得知識、提升創造思考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今天一綱多本帶來升學壓力,並不是幾綱幾本的問題,而是多元評量沒有受到尊重。家長們最終還是只相信統一考試和標準化的答案,才具有公平性。把教育的目標窄化成就是考上明星學校,而不是在培養自己小孩創造思考、處世待人和關懷環境等能力,讓自己的小孩在學習的過程中發覺自己的興趣、得到尊重和鼓勵、培養出自信和適應環境的能力。一綱一本沒有解決升學壓力,卻再度讓孩子成為考試機器,僵化孩子的思考,激化和其他同學的競爭關係,無法適應變動的環境和人際關係。老師再度淪為傳輸統一化的教科書內容的工具。
相關附件一
下載「2006年十大重大教育新聞解讀報告.doc」


回網站首頁   回此公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