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發佈人:政策部主任/黃志宏 公告日期:95/6/21 點閱人數:1229
主題
教育論壇:堅持教師專業才能抗拒威權壓迫--轉自立報
內容
教育論壇:堅持教師專業才能抗拒威權壓迫
■羅德水(教師)
我們於上週指出政治不該是台灣社會唯一的價值,並呼籲各界反思「市長獎」的教育意涵,因為這遠比馬英九市長是否成為「頒獎專家」重要太多了。言猶在耳,沒想到為了配合楊秋興縣長的出國行程,高雄縣政府教育局竟也決定提前舉行縣長獎頒獎典禮,以便讓楊縣長可以親自頒獎,搞得各校既定作息大亂,教師怨聲載道。對此,高雄縣教師會嚴厲抨擊教育局是以「政治馬屁」凌駕「教育專業」。

在台灣這樣一個高度政治動員、人民意識形態極度對立的社會,上述台北市與高雄縣遙相呼應的例子,清楚說明以下的事實:教育不過是政治的附庸,政治人物將教育視為開拓更多政治資本的工具更無關其黨派意識型態。高雄縣教育局為了投縣長所好,不惜提前早已排定的頒獎典禮行程,甚至連打亂學校步調也在所不惜,說到底,舉辦一個盛大的「縣長獎」頒獎典禮,正可為頂頭上司營造一個親民、關心教育的「父母官」形象,何樂不為?台北市教育局相關作法不也有其異曲同工之處?幾年前,大概是為了回應家長的需求吧,北市教育局也在原有每班一名的「市長獎」名額上,依學校規模額外增加了所謂的「增額市長獎」獎項,一樣是皆大歡喜賓主盡歡。

當然,我們毫無意外會聽到官員們的詭辯。例如,由地方首長親自頒發縣市長獎可收鼓勵學子之效,為了不讓家長學生失望,只好調整頒獎典禮時程或增加獎項名額,希望教師會不要無限上綱等說詞。問題是,為何優秀畢業生的獎項清一色以縣市長獎為名?為了配合首長行程,還可以任意調整典禮時間?值此各校舉行畢業典禮之際,如何釐清教育與政治之間的關係,以確保教育的主體性,實值得所有教育人員深思。

不消談及威權時代教育服從政治的年代,近年來,諸如上述以政治干預教育專業,或是棄守教育專業以迎合政治人物之情事仍然時有所聞,例如,部分縣市甚至曾有議員要求校長、教師到議會「罰站」並當眾羞辱,更惡劣的則是以教育經費做為要脅,或關說學校人事或介入學校工程採購,台北縣就曾經爆發部分校長身陷「議員配合款」弊案,迄今猶纏訟不止。尤其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少數惡劣民代一方面攻擊教師「師師相護」以博取新聞版面,私底下卻又關說施壓無所不用其極,或者,一方面於議場上羞辱教育人員,一方面又將畢業典禮當作個人秀場,行徑讓人不齒。

除了以上這些明顯傷害教育專業與主體性的負面教材外,相對而言,另一類侵犯教育專業的行徑則以維護學生受教權、提昇學生學習成效作為包裝,因而容易為人忽略,例如:台北市長馬英九在大多數學校尚無游泳池的狀況下,即要求學校加強游泳教學,又如,未通盤考量總體課程問題便執意自下學年度起增加國語課節數等,均為著例。

然而,少數政治人物之所以肆無忌憚地將教育當作政治工具,教育人員也必須負起相對責任。以上述「議員配合款」弊案而言,如果不幸牽涉其中的校長能堅持依法行政,又如何可能捲入弊案?兩年前台北市的「零體罰約定書簽署事件」不也一樣?許多教師既未曾以體罰方式管教學生,本身亦無意願簽署所謂約定書,然而,在校長的壓力下,不少教師最後還是「被迫」簽署,事實上,那來非簽不可的事呢?在教師會持續努力下,教育局最終不也發文各校表示不得強制教師簽署?即便如此,竟然還是有少數已簽署的教師反過頭來責怪教師會辦事不力,全然不知自己的棄守專業才是整起事件的罪魁禍首。

再以增加國語課節數為例,整起事件發展至今,除台北市教師會始終堅持教育專業外,無論教育局或是校長大多想方設法為馬市長交辦事項護航、解套,甚至有校長發明所謂「市本位課程」的說法,妄圖為市府教育局的錯誤決策創造正當性。有教育人員若此,岌岌可危的教育專業自然更是朝不保夕。

這樣看來,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其言果然不假。身為教育人員,我們固然痛恨那些踐踏教師尊嚴的少數政客,但是更應時時自我惕勵,維護教育主體性捨我其誰,唯有堅持教師專業才能抗拒威權脅迫。


回網站首頁   回此公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