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發佈人:政策部主任/黃志宏 公告日期:94/11/23 點閱人數:1173
主題
立報社論:教師退休金的政治操作
內容
社論:教師退休金的政治操作
全國教師會日前召開了臨時會員代表大會,針對考試院所通過的「退休所得變革方案」召開因應行動會議。在這場會議中,與會教師達成共識,嚴厲譴責政府未經協商就對於軍公教退撫金做出如此重大的改變,要求政府應為此道歉,同時並要求不得在12月16日貿然施行此一方案,而若在本月底前,政府沒有具體善意的回應,全教會不排除以「不定期」及「不定形式」的手段進行抗爭。

18%的優惠存款利率是否過高?所謂的「退休所得替代率」應在何種水準方為合理?這些都是可以大加討論的公共議題,藉由這些問題的討論,事實上,也正好可以全面性的檢視台灣相關的退休給付制度的問題缺失,以及社會福利政策中相關給付的適當水準,而非僅僅只是挖東牆補西牆似的,這方降低利率、那方增加一千元的老農津貼。然而,為何執政當局不思以此一途徑事先處理可能引發的爭端,反而採取了火上加油的「魯莽」行徑?自教改開始、復為課稅爭議,再至當前的退休金改革,其中無一不是依循「事先不溝通、事後靠喊話」的模式而行。對全教會而言,這些明擺著直對教師團體而來的舉措,其憤怒自是可想而知,然而,執政當局又為何偏以激怒教師為尚?

關於這一點,如果聯繫上當前執政者的選舉市場操作手法,或許可以得到一些理解。政黨輪替已逾5年,期間風風雨雨而執政成績欠佳,已成為當前執政者的最大痛處,在「聞過則推」的政治文化下,掩飾執政成績欠佳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持續的將自己包裝為推動改革者,而改革之所以未見成效,實乃因為既得利益者的負隅頑抗,而非執政者的理想喪失、能力欠缺。

因此,在這樣一種政治的操作手法之下,當前的執政者便必須不斷的塑造出「反改革」的對立面──無論對方是否是真的反改革──藉此維持其政治支持。

執政當局執意激怒教師團體,一方面是「吃了秤鉈鐵了心」的抱定了「反正他們不是我的選民」的心態,另一方面則是藉此將全教會等團體打成反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以凸顯執政者「有在做事」的改革形象,復又加上部分所謂教改團體與家長團體的幫腔、贊聲,全教會的反彈越大,執政者自認其所能獲得的政治效益便越大。

在這種情況下,全教會就更應謹慎行事。一方面,以目前台灣已踏入老年社會、但整體退休給付又極為不理想的情況下,退休教師所能領取的高額退休給付,的確十分容易被使用來作為操作民粹情緒的槓桿;另一方面,若再加上國中小教師課稅方案遲遲未定,更容易被塑造成為不折不扣的既得利益者,而這樣的形象一旦成形,全教會的社會支持度恐將受到嚴重打擊。

面對此一處境,全教會實應如履薄冰般的謹慎計議、規劃論述與行動,否則,一旦賠上了全教會的形象與聲譽、傷及元氣,那對於全國教師而言,將是一重大傷害。
相關網址
http://publish.lihpao.com/Editorial/2005/11/23/05B11221/


回網站首頁   回此公告首頁